在人生的秋天我遭逢父喪,

嚐到與至親死別的痛!

發現自己,

不能獨處不能發呆,尤其不能翻看老相簿!

 

 

重溫過往,

思念的淚水汨汨的流,不能自已。

 

記憶像一條無際的河流,而我就在其間漂浮,

想到湛藍如洗的晴空下已遍尋不著您的身影,

心頭不禁一陣糾結,久久無法舒展。

 

 

那段日子,

一天中晨午暮晚最難熬的是,忙完家事等待家人歸來的日暮時分,

 

 

常無端想起瘐信的

「日暮途遠,人間何事!將軍一去,大樹飄零。壯士不還,寒風蕭瑟……

 

沉沉的暮氣襲上心頭,

面對歲月悠悠的沉鬱,有種只能任由時光淘洗的奈何!

 

 

即使對生命未能通透了悟,

人在生命長河中總能找到靜定的力量讓孤寂的生命得到安頓,

即使是漂流木也能安定情緒。

 

 

想想從未住院過的父親能活得老(西元1924-2010)又活得好,

在晨起運動時溘然而逝也是福氣!

 

 

「地上走了一個人,天上多了一顆星」

夜幕低垂時,那顆星星閃亮的光是您溫柔的守護,

如同您的雙眼關注著我們,一如生前。

 

 

如今傷逝已化為心頭的隱痛,

盼想和老父同看春草年年綠,畢竟是身為小女兒的我無法實現的嬌憨!

 

在人生的秋天有兒女歡喜相伴有如春風拂面,

 這些秋遊照片大多是我們一家五口去年9月5日到武陵農場露營和11月28日到福壽山賞楓拍的

 

 

猶記得9月5日那天從武陵回台北的途中,外子還問我要不要繞回宜蘭娘家一趟,

我心想下周再回來就好了不需繞路,怎知97清晨就接到噩耗.....

.

閱讀是靜定力量的源頭,那陣子讀了林太乙寫父親《林語堂傳》

〈念如斯〉那章引用了林語堂在《吾國與吾民》寫的「秋之歌」︰

 

 

無論國家和個人的生命,都會達到一個早秋精神瀰漫的時期,

翠綠夾著黃褐,悲哀夾著歡樂,希望夾著追憶。

到了生命的某一個時期,春日的純真已成回憶,夏日的繁茂餘音裊裊,

我們瞻望生命,問題已不在於如何成長,而在於如何真誠度日,

不在於拼命奮鬥,而在於享受僅餘的寶貴光陰,

不在於如何花費精力,而在於如何貯藏,等待眼前的冬天。

 

 

自覺已到達某一境地,安下心來,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標。

也自覺有了某一種成就,以前往日的燦爛顯得微不足道,卻值得珍惜,

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樹林,能保持經久的風貌。

 

我喜歡春天,但是它含有太多稚氣;

我喜歡夏天,可是它浮躁。我最喜歡的還是秋天,

因為秋天樹葉剛呈嫩黃,氣氛比較柔和,色調比較濃艷,可又染有一絲憂愁和死亡的預感。

 

它黃金的瑰麗景色所顯現的不是春天的純真,

也不是夏天的威猛,而是垂老的柔順和慈祥的智慧。

知道生命有涯,但也安命

 

它既知道生命的種種限制,又有豐富的經驗,從而展示了最鮮豔的繽紛的色彩︰

綠葉象徵生命和力量,橙色象徵稱心的滿足,而紫色象徵順從和死亡。

 

 

月亮照耀的時候,它純潔的容貌好像在沉思,

落日的餘暉映照著它的時候,它仍然會嫣然歡笑

清晨的山風吹過,使它顫動的樹葉飄落地面,你不知道落葉的歌是歡笑的歌唱,還是訣別的哀吟。

 

 

辛棄疾寫得好:

少年不識愁滋味  愛上層樓  愛上層樓  為賦新詞強說愁

如今識盡愁滋味  欲說還休  欲說還休  卻道天涼好個秋

 

日暮,歲暮,走過父喪。

咀嚼「秋之歌」的文義,

在人生自然的節奏中年之秋該是怎樣的況味!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追思親恩CD中家人合唱的日語歌:光閃閃

 https://m.youtube.com/watch?v=jcRBtTtP9f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